我自然一口道:“儿陪阿娘回宫。”想到阿欢,满心满眼里都是欢喜。
作者有话要说: 小剧场:
阿欢:&¥#%@!@&ER&’
太平:虽然不懂,但是老婆说什么都是对的!
则天:没出息!软弱!无能!一点攻气都没有!看看人家婉儿!
婉儿:陛下说什么都是对的!
则天(龙颜大悦):嗯,婉卿很懂事,朕喜欢!
#论媳妇与儿媳妇的区别#
第218章 银币
李旦没有后宫,洛阳宫中宽敞得很,母亲便又把内宅的话忘了,依旧让我住在丽春台。百孙院已然造好,阿欢离我却有些远,没什么理由便大老远过去,未免有些打眼,我就在才入宫门时教守礼:“大郎喜不喜欢姑姑?”
小家伙正拿着我叫人为他做的小木屋玩得起劲呢,闻言便只是笑:“喜欢。”两个字拆开来说,口齿竟是异常清晰。
我实是欢喜无限,抱着他道:“那姑姑要是走开,再也不见你…”话音未落,便见他怔怔看我,小嘴一扁,哇地一声就大哭起来,倒把我吓了一跳,手忙脚乱地哄他,口中连连道:“姑姑哄你的,姑姑不走。”他也不知到底听明白未,反正只是蹬腿号啕,连那小木屋子都摔在一边,再也不管了。
母亲已带着李旦入了宫,又派人来问,我急得一手搂住守礼,一面笑道:“不小心将他摔了一下,哄几下便好了。”
派来的是个老宫人,仗着在母亲那里服侍久了,倚老卖老般地道:“知道公主兄妹情深,放不下庐陵王的妻小,可公主身子弱,就算看顾侄儿,也还是将大郎交给乳母们照看就好,不必事事亲力亲为,若为此伤了自己身子,太后这做娘的该多伤心?”
我方才还只担心母亲责怪守礼,这会儿回过味来,心中一凛——我因自己心虚,总怕别人看破阿欢与我的情事,却未曾想到外人看我们这么要好,绝不会想到是她与我有什么,而只会觉得我是因李睿才对阿欢和守礼格外照顾。而李睿的身份,实在是…敏感。
我只觉后背发凉,面上还带着笑,对那人笑道:“多谢大娘关照,我就叫人将他送回去。”因未带钱帛,便送了她一只小金盒,命人好生将她送走,自己急急忙忙地送了守礼回去。
阿欢早立在门首等着,她穿着淡绿色上衫,葱绿间裙,裙下亦是浅绿鞋履,打扮得如少女一般,见了我,眉间眼上,分明都是笑意,却敛容提裙,向我从容一点头:“多劳你送大郎回来。”
我怔了怔,道:“阿嫂怎么这么客气?”她看了我一眼,将守礼接过去——小东西早一头扑进她怀中,将一脸的眼泪鼻涕都蹭在她身上,可惜了一件好衣裳——轻轻道:“有客远来,难道不要到门口迎一迎?”
我知事出有因,便随她入内“品茶”,等人走开时再问,她便没好声气地道:“两省都派人来说了,我是郡王妃,殿中摆设、白直都不能逾制,你明白了?”
我不明白:“宫中谁不是这样,超一两人,用一二色,有什么打紧?再说了,阿娘亲口说你如亲王妃例…为什么?”我明白了,母亲虽未下明旨,却取消了她的亲王妃例,所以内侍、殿中两省才派人来查她,可是为什么?
阿欢看了我一眼:“还不是为了你。”半是玩笑,半是嗔怪般将我手一掐:“你是阿家的心肝宝贝,我却引你骑马疯癫,结果闹出病来,可不是天大的罪过?”
我愤懑不已:“这又干你什么事,阿娘这心也太偏了——我和她说去。”一跺脚要走,被阿欢扯住:“我哄你的,阿家岂是这样斤斤计较的人?一定是二郎那里有什么事,阿家看他不顺眼,所以怪到我们头上,与你无关。”
我将信将疑地看她:“睿哥远在千里之外呢,能有什么事?怎么又怪到你头上,你别骗我。”
她将守礼放在席上,任他在一旁乱爬,一手叉了腰道:“我好好和你说话,怎么又是骗你?你就这么不信我?”
她的前科实在是有些多,我真不知她哪句是真,哪句是假,可见了她的脸色,也只能赔了笑道:“信你,怎么不信。”两手挽着她,她反倒哼出一声,将我推开,我扯着她袖子扭了不知多少下,又道:“守礼把我衣裳弄皱了,你是他娘,不该替我理一理么?”方将她哄转来,替我将衣裳从里到外都理了一遍,摸到袖口,忽地蹙了眉:“前几日你带了个狮子金盒,怎么不见了?别是她们偷了罢。”
我道:“刚才庆大娘来传话,身上没东西,就给她了。”
阿欢又横我:“那是泥婆罗出的赤铜鎏金盒,你就这么给了一个外殿传话的?”
我道:“除了这个,只有你给的香囊了,那个决计不能给。一个盒子罢了,值多少钱呢。”见她瞪我,忙道:“给钱嫌少,给帛又难带,实在不知有什么能贴身带着,又可随时赏人,上上下下,皆不失体面的东西,不然,我叫人打些金叶子、银叶子?那也太费事。”
她道:“我教你,你去换几千个银钱,一次带十几个在身上,也不甚重,赏人极好。我这里就有,先拿点给你。”说着不等我回话,先去里面捧出一个匣子,打开来看,里面有许多银通宝、银片子,还有不知从哪些国家过来的银币,每个都在半两轻重,赏人确实是方便,阿欢从里面选了二十枚出来,整整齐齐的码好,塞到我手里:“一个传话的都给这么重的礼,下回青娘子或是上官才人来,你要给什么?以后不要再做这样的事了,赏罚有节,不止是对家中,对外人要如此。”
我留恋地握住手中的银币,上面经她握过,自然地便带了她的香气:“这是你的,我也舍不得给出去。还是你留着赏人罢。我自己再去换。”说到这个,又忙地问她:“你在宫中,支用如何?阿娘也没给你分些封户,光靠俸料过着,怕不够罢。”
她道:“你以为谁都像你,花钱也没个数目,我这里什么都够,你不要惦记。”到底是拿了个绣袋,把那二十枚银币装在里面,一体塞给我,又问我:“病好了?我看你倒不咳嗽,想是不重?”
我道:“不重不重,已经全好了,你呢?”
她只是笑:“我好得很。”看了看天色,催我出去:“回去早些睡,夜里不要乱跑了,这么远,被禁卫捉住,史书上都要出名了。”
我道:“再看看守礼。”伸头向榻上一看,却见守礼早就倒在那里睡着了,只能依依不舍地出去,到门口时又回头看她,见她一直立在门口目送我离开。
庭院深深,我而今是深有体会了。我与她同住宫中,却如相隔万里般,要出来见一面,都要寻得千百般理由,中间又要经过无数人的眼,个中艰难,简直不亚于蜀道——不知李白他老人家这时候出生没有?若已出生,说不定我可以请他来写一首《深宫难》,开篇都替他想好了:深宫难,难于过蜀道。
我垂头丧气地回了丽春台,独坐殿中,将阿欢给的银币一枚一枚捡出来,排成一排,又一枚一枚地放回去,如此反复,数次之后,才将东西贴肉收好,打起精神,定定心心地看母亲给的匣子,这回里面装的倒都是零散的奏疏,自麟德元年正月至腊月,一共选了约二十份,所说多是官员迁转,以及一些礼部奏议,我曾从婉儿学过官职,这会却有许多记不清的地方,且今年又改了官制名称,不得不让人拿了纸笔来,一处一处,认真钻研,凡有不懂处,皆仔细记下,留待明日去问母亲。
母亲今日召见大臣时没有避着我,明日若我在朝会之后、宰臣商议政事时去见她,她又依旧不避着我,大约便真是要用我了罢——不知我这烂泥经此一炼,能糊哪里的墙呢?
作者有话要说: 似乎…可能…好像…疑似…更新将长期固定在晚上…12点以前…
by加班心很累的允
注释:
目前我还没找到唐代银币的具体购买力,不过应该是比明清的银子值钱的。唐代出土的文书契约中有不少借银钱的例子,一般都在20-40枚左右,借20枚银币需要官府公正,而且约定每月还1枚,说明20枚银币应该不是笔小钱,当然这个对土豪平来说不是问题…
第219章 水嬉
母亲果然是有意要用我的。早上我去贞观殿时,她虽未见我,却叫人引我到正殿后隔出来的耳室等候。退朝时宰相们进来与她在内议事,我坐在一旁,虽听不完全,却也断断续续听了个大概。往常我所知者,不是布告全国的大事,就是异乎往常的趣闻,真正枢机秘事,能入我耳者十中无一,因此身虽在宫中,于这偌大国家到底如何运作,却是一点不闻——怨不得历来主政的都是些老头子,至年轻的也在四十上下,除非天资极其聪敏、又从小便被人精心培养的人,否则要处置宰相们所说的这些事,经验才干,真是缺一不可。
也怨不得李晟、李睿斗不过母亲,那两个人再是能干,毕竟是未经世事,怎及母亲与政二十余载,身经何止百战!
不过母亲就算是在这些老狐狸之中,也绝对算得上是天字第一号的老狐狸精了——并非贬义,只是纯出于敬仰——凡所议之事,其实泰半已由宰相们商讨过、达成了一致,方拟定条陈送过来,未决者、或是极重大者,往往也会综合几方建议,供母亲参考,因此虽是小事,往往也是思虑周到,至少叫我再想,是决然想不到更好的法子的,然而母亲却总能考虑得再细一步,譬如京郊要修水渠,引洛水灌溉御田,近畿县令已将一切民人安置、劳役征发、所需钱帛物料、工期、涉及何人等都写得清清楚楚,尚书与宰相们则将拟用何人、此人履历为何,钱从何处出,如何刑亏赏功,并此事自钱粮至礼仪上的利弊都补在一边,只等母亲点头曰“可”,却又被母亲一句“此渠为了避开离宫,所以自北面绕道,途经两个村落,若附近民人贪图便利,偷引水渠,截取上流,到时不但费人把守、虚费国帑,还陷民于利、罔民于刑,不可”,便又被打回重议 ,诸如此类,虽是小事,却越令我佩服起母亲处事的老辣,虽在母亲看不见的地方,却也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身板,坐得端端正正,不敢有丝毫懈怠。
近日政务像是极多,母亲直议到午时,才放宰相们出去,又命人叫我到前面,不问来见的缘由,倒先问我:“方才都听到了?”
我恭恭敬敬地道:“大略都听到了。”
母亲一笑,似重复般又问:“听到了什么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