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看了看张英跟吴氏,等看着这两个人起筷了,才上去迅速地夹了一根白菜到碗里吃。
鲜,鲜得让人咬舌头了。
顾怀袖一面吃,一面感叹着小石方厨艺又精进不少。
这一道菜,真把吴氏给吃没了脾气。
张英也没想到顾怀袖这里竟然还藏着好菜,一时之间倒有些同情康熙爷,在小石方这里吃了好菜,回去再吃御膳房,那滋味真是天上到地下,难怪去年时候万岁爷面有菜色,不是病的,那是饿的啊!
可怜大阿哥因此断定康熙病重,岂不冤枉?
心里想着这些不着边际的事情,张英却已经端了一碗汤来喝。
待到这一顿饭吃得差不多,吴氏的寿辰也过了,大家都准备请安告的时候,张廷玉却忽然顿住脚步。
他躬身对张英一拜:“父亲,孩儿有一事,想与父亲商榷。”
张英疑惑:“何事?”
吴氏素来不喜张廷玉,可今日这一顿吃得真高兴,脸上也还算是和乐,不过没插话。
没几个人在意张廷玉的话,只有顾怀袖嗅出了一丝不寻常。
张廷玉微微一笑,似乎自己在说家常便饭的小事。
“孩儿想带着怀袖,回江南桐城大宅去住,还望父亲准了。”
众人全部愣住,张廷玉疯了不成?!
第七十四章 狠毒计
张英是怎么说的?
顾怀袖已经不大记得了,她想过相关的事,却没料想张廷玉会直接在今天说出来。
今日是吴氏的生辰,他作为吴氏的次子,怎么能在吴氏生辰的时候说出这样的话来?
即便这只是一个已经做好了的决定,可也不该……
要说张廷玉对吴氏没有半分的怨恨,顾怀袖往日可能还会相信,这一日却是不可能了。
这一天晚上,张英与自己二儿子张廷玉在书房里谈了很久。
顾怀袖在屋里原本准备等着张廷玉回来再睡,不过一直到第二天都没见人回来,没撑住,半夜里睡着了。
张廷玉是三更过半才回来的,只搂着被窝里的她,跟她说:“挑个顺风顺水的日子,便可以出发了。你若有什么事,也可尽快地办了。”
她本是睡着了,可张廷玉微凉的身子一钻进被窝她就醒了。
两个人盖着同一床锦被,躺在同一只枕头上,看着同一片帐顶。
顾怀袖道:“张老大人跟你说了什么?”
张廷玉道:“也无非功名利禄那些小事儿,完了我说反正往后都要往江宁赶考,桐城那边大宅也没人住,我回去正好合适。”
“那……他就这么轻而易举地同意了?”
顾怀袖有些诧异。在她看来,张英应该是很重视整个家的人,到底他对自己别的儿子是个什么态度,其实很难说。
不是不爱,也不是不管,相反,张英很重视对自己孩子的教育。
可是府里至今只有张廷瓒一个人算是已经出人头地,他有自己的考量,有时候必须为了一些东西而牺牲另外的一些东西。
顾怀袖不知道,张廷玉本身,在不在此列。
张廷玉侧过脸看她,她也转过来看着他。
他道:“准了。”
就是不知道吴氏是个什么态度了。
两个人再也没什么话,却在被子下面将手指勾到一起,握紧了,才闭眼睡去。
顾怀袖管着家里的事情这么久,如今说放就放也是潇洒。
她叫人将账本抄录了一份,也不担心这府里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。
要收拾的东西有不少,张廷玉有些书也要带走,顾怀袖这边则是想着还要带走小石方。
早早地令人去雇了一条大船,又把府上的事情都交给了陈氏,顾怀袖走了,小陈氏资历太浅不能办事,还是要交给陈氏,至于实际上是谁要办事,却不是顾怀袖能管的。
反正她手里把柄还在,就算是再过三五年回来,也不担心事情。
张廷玉明年赶考,若是顺利,后年春天就要回京城来参加会试。
府里人都完全没想到事情是这么个发展。
原本以为二少奶奶在京城张家大宅里混得风生水起,不料现在说走就走,移交事务的时候那个干脆果断,一点也没有拖泥带水。
吴氏也不知道为什么,一下子堵心了起来。
她往日是巴不得二儿子走的,可现在真要说二儿子要走了,她又唉声叹气起来。
顾怀袖听说这件事,只冷笑一声,骂她假惺惺了。
张廷玉是心冷,快成了个冰石头,哪里还能捂得热?早几年干什么去了?
她修书一封给了娘家,又问候了二哥二嫂跟自己的父亲,回头来早早备下了给周道新和李臻儿的贺礼,提前让张廷玉送了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