茵茵有些不甘心,但这件事只能不了了之了。
到了晚上,四个女孩子早早爬上床,夜聊开关再次开启。
今天她们谈了一个很有深度的话题——未来。
未来少女林茵茵对这个话题兴致缺缺。
她来自五百年后,可五百年后的世界除了有亲人们,哪里都比不上现在。二十六世纪的人们懒惰成瘾,一切都有机器为他们安排完好,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定式的。六岁上学,小学六年,中学六年,大学五年,毕业后有两条路,一条是参与工作,一条是继续深造,几乎所有人都按照既定的路线生活着。
二十六世纪的雨雪是肮脏的,天空是灰的,河流是黄的,夏天极为炎热,冬天极为寒冷,人们越来越不喜欢出门。为了抵御恶劣天气,连街道都进化成了室内区域。如果没有什么特殊原因,人们一整天都不会接触风、接触阳光的直射,城市成为了巨大华美的生态牢笼。
尹雅注意到了茵茵情绪的低落,即使没有开灯,她还是感受到了茵茵与平时不同。
她生气了吗?因为我拒绝了她参加话剧表演的提议?
“新闻是我喜欢的专业,毕业后再考个研,然后进一家牛气冲天的传媒公司......”郑希筠允自兴奋半天,“茵茵,你呢,你想过未来吗?”
林茵茵脑中晃过吊瓶、呼吸机、心电仪,最后停在林茵的笔记本上。
“我就想好好活着。”
我没有什么远大的志向,只想好好活着,感受2010年的阳光和雨水,感受美好的大学生活,完成某个女孩的小小心愿,就这么简单。
阅兵当天。
阳光依然毒辣,却几乎没有低头遮挡的人。半个月的训练心血,在此一搏了。
新闻一班方阵走过主席台的十几秒,茵茵右手敬礼,抬头仰视四十五度方向上的几位首长。班里同学们的口号声从没这么响亮过,那一刻,所有人都体会到了由心而生的自豪感。
前三名,应该没问题了吧?茵茵心想。
新生们前往军营打靶的名额有限,每个院系阅兵仪式前三名的班级能够全员参与,其他班只有两名带队标兵能够参与。
坐在草地上等待成绩公布的时候,茵茵回头偷瞄了尹雅一眼。
她咬着下唇,目光直愣愣的。
原来她也会紧张呀。
“接下来公布新闻院各班名次,新闻一班,88.5分......”
新闻专业六个班,广播电影电视专业三个班,应用传播三个班,影视文化专业四个班,总共十六个班......茵茵掐着指头算了算,他们班的分数,大概排在......
“第四名。”班级方阵里几个男生率先喊了出来。
“靠,第四名?”
“真的第四名,这也太惨了!”
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