润哥儿这是心疼赵氏的同时又在教导着康哥儿呢。
三人刚进院子,听见声响的赵氏一手端着什么,从厨房探出头来。
“都回来啦?收拾一下,该吃午食了。”
说着就要进去,康哥儿这会儿一路上都委屈透了,这会儿一见到赵氏,原本因着隐忍在眼眶中打转的眼泪顿时就落了下来。
嘴巴一咧,五官一皱,眼睛一闭,动作仿若完全定住了一般,无声的哭了一下,而后猛地吸了一口气哇的哭出声来。那叫一个惊天动地....
赵氏顿时被吓了一跳
“诶呀...咋的了?”
赵氏忙放下手里的东西,手在围裙上一擦,忙迎了上去,眼睛一见到康哥儿一愣,问道
“这是在哪儿摔着了?”
康哥儿听闻哭的更委屈了,一个劲儿的摇头。赵氏忙把人带进怀里看向润哥儿,润哥儿叹了口气把事情说了一番,赵氏又看了看委屈的依旧哀嚎不已的康哥儿说道
“润哥儿说得对,穿着新衣裳去后山钻树林子干啥?那前面那户人家的姐儿,都两三年没穿过新衣裳了,康哥儿要是不喜欢,咱们把新衣裳给那人家好不好。”
康哥儿以为赵氏就是心灵港湾啊,没想到又是一个晴天霹雳,顿时整个人都不好了,哀嚎道
“不——啊——呜呜——不要哇——啊——”
“既然这么喜欢,不愿意给别人,咋就不自己爱护好呢?”
康哥儿只顾着埋首痛哭,这年三十的,小孩儿的哭声倒是把屋里的杜氏也给哭了出来,见着康哥儿哭的伤心不已也跟着伤心了,忙上前问怎么了,赵氏想着不过孩子间的事儿便摇了摇头,对康哥儿说道
“那这次娘就不给送人了,你得好好爱护着知道么?”
康哥儿听到这话,顿时一颗心都放了下来,看着赵氏,好一会儿才问道
“那...明年还有新衣裳么?”
一脸泪水,双眼红彤彤的抽泣着,赵氏见状好笑的点了点头
“嗯。”
康哥儿这才完全的放心了,打着嗝,偷偷摸摸的瞥了一眼润哥儿,见润哥儿脸上挂着熟悉的温和的笑容,立马又转身扑到润哥儿怀里,拱着身子求抱抱。润哥儿这才把康哥儿抱起来回屋子里换衣服去了。
☆、第72章 家有考生
年三十虽然对康哥儿来说发生了一些不愉快,可孩子总是那么不记事儿的,一会儿的功夫就忘了。
这是圆姐儿第四个年三十了。一家子围坐在一起,热热闹闹的吃上一顿饭,大人就开始守夜,孩子们疯玩了会儿就歇下了。
子时,村里的鞭炮噼里啪啦的响个不停,圆姐儿被惊的身子一抖,迷迷糊糊的就睁开了眼。
似乎睡在身边的人感觉到了,伸手将两个小娃揽着紧了紧。
圆姐儿在熟悉的味道的怀里拱了拱,迷迷糊糊的这才又睡过去。
心里却在感慨:又长了一岁....
大年初一,自家乐,大年初二回娘家。
杏姐儿早好些时候就接到信,说是回水溪村过年,这大年初二的就领了孩子与丈夫一同来了。
因着偶有书信往来,倒是不觉得离了有多久。
都说孩子的记性最是好了,马上就是十五元宵节,康哥儿初四初五的时候就开始在谢大郎和赵氏跟前转悠,时不时提醒一句
“娘,马上元宵节了。”
“嗯。”
康哥儿见赵氏没有了下文,接着又跑到谢大郎跟前
“爹,元宵节有灯会。”
“是啊,可热闹了。”
康哥儿眼睛一脸,连连点头
“对啊对啊。”
说着眼睛闪闪亮亮一脸期待的看着谢大郎,却见谢大郎转头又忙着别的了,顿时一阵失落。
到后来时不时就在两人跟前重复这句话,一直盘点着各种送礼回礼的赵氏和谢大郎总算发现了康哥儿的不对。
这一问才猛然发现,原来去年过年,元宵的时候谢大郎承诺过在宁阳县灯会要带去看的,没想到这都一年了,居然还记得!
因着谢大郎早早就应下的,好在原先就定了元宵节前回去,这会儿答应起康哥儿来也很是顺嘴。
“成,今年回家带你们看灯会去。”
康哥儿顿时欢呼一声才心满意足的跑出去玩了,这是迫不及待的去跟小伙伴说去了?
大年初八一过,大房一家与杜氏起了一个大早,将早早收拾出来的东西打包放在车上,驾着牛车就往宁阳走。因着也不赶时间,倒是慢悠悠的。
一家子在车上,扯东聊西的,圆姐儿和康哥儿时不时插上两句倒也能引得一路欢声笑语。
待谢大郎将问题放在了润哥儿学习上之时,润哥儿一句话却是让整个车都安静了下来。
“县学里头每年都有考入冀州书院的名额,每年年末大考之后会按照成绩分发名额。先生说....我可以一试。”
润哥儿说的很是平稳,没有丝毫的急躁或者兴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