顿时,杨大栓等人都点头赞同,这是大好事,至于为这样的事情用掉一次机会,到底值不值得,他们不会去考虑。
“五弟,陈大人请来的先生,有没有县学里的先生好?”李氏开口问道。
在她看来,若是没有的话,现在家里条件好,她还是希望把孩子送进县学的。
“三嫂,这个我不清楚,”杨天佑明白他的心思,“等明日我问了陈大人以后,再告诉。”
“恩,麻烦五弟了。”李氏对这样的回答很满意。
等到一家子人散场后,杨天佑去找杨银柱,把春林并不想去县学的事情告诉了他。
“三哥,我跟你说这些,”杨天佑斟酌了一下,才开口说道,“并不是为了春林是去县学还是继续在村子里学堂读书的事情。”
“恩?”杨银柱有些意外。
“就我知道的,春林他自己的想法,最先是跟小花儿那几个孩子说的,而来找我帮忙,也是他们想到的。”杨天佑说完,“三哥,你和三嫂是他们的亲生父母,可为什么春林没将他的想法告诉你们?”
“怕我们说他。”
杨天佑点头,“也或许是我想多了,可杨宝珠姐妹的事情,真的是不得不防,春林现在还小,但若是让他养成了心里有什么事情都不告诉父母的习惯,时间一久,三哥,你还能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吗?等到他再大些,就改不了了。”
杨银柱的脸色也变得沉重起来,孩子还小,就不愿意将心里的想法跟他们说,责任肯定不是在孩子身上,再有,他绝对不能让杨宝珠姐妹的事情,发生在他的孩子身上。
“三哥,事情并没有那么严重,”看着三哥的表情,杨天佑有些觉得他把话说得太严重了。
“恩,”杨银柱点头。
这天晚上,杨银柱和李氏说了很多,最初李氏不以为意,但听到银珠将杨宝珠姐妹搬出来,就不得不重视起来。
“以后春林他们要跟你说什么,你就听着,若是不同意,也有跟我先商量了再说,要是忍不住想要发火的时候,就想想杨宝珠那对姐妹,知道吗?”
李氏认真地点头,比起那对姐妹,他们家春林实在是好太多了,他对兄弟姐妹好得她都羡慕得紧。
第二天,杨银柱问杨春林,“你不想去县学,为什么不跟我们说?”
李氏也很不甘心,跟他们的兄弟姐妹说有什么用,这事还是要靠大人才能解决的。
杨春林看了一眼李氏,“我说了你们不能骂我,打我。”
“我什么时候骂过你,打过你。”
杨银柱话落,李氏也想跟着点头,可很快就意识到,儿子指的就是她,“我保证。”
杨春林瞥嘴,小声地说道:“我说了也没什么用,娘天天跟村子里的婶婶说,我要去县学读书,要是我跟你们说,我不想去,娘肯定会跟我急眼的。”
杨银柱和李氏都听得很清楚。
“呵呵,”李氏看看相公,又看看儿子,“县学多好啊,你为什么就不愿意去?”
“有什么好的,”杨春林想了想,引申了一下小花妹妹的话,“我一个乡下穷孩子,挤进一堆公子少爷里面,能好受?”
“你是去读书,跟他们有什么关系?”
杨银柱也有些不解地问道,李氏连忙点头。
“那爹,让你跟小叔的那些同窗待在一起,不说天天相对,就是吃一顿饭,你能自在?”杨春林不满地说道:“还有娘,你跟村子里的那些婶子们有说不完的话,可面对县城里那些有钱人家的妇人,你能说多少?”
“这能一样吗?”杨银柱两口子同时说道。
“有什么不一样,吃饭说话而已,跟是什么人有什么关系?”
这是刚才杨银柱自己说的话,而现在,从儿子口中说出来,他们竟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。
“看吧,你们大人都不愿意做的事情,为什么要面前我这个小孩子去做,我好可怜啊。”后面这句话说顺嘴了,杨春林说得很是顺溜。
“呃。”
“我这也不是为你好吗?”杨银柱无言以对,李氏憋了半点,说出这句话。
杨春林点头,“我知道啊,所以,等到小叔请来先生后,我继续在学堂里念书,这不是两全其美吗?”
听到这话,两口子心里只有一个想法,那就是五弟所说提醒的事情,他们必须要注意,看看,在他们不知道的时候,他们的儿子已经这么聪明了。
“春林,以后有什么事情,可以跟我们商量的,只要你说得有道理,我们就不会反对的。”杨银柱摸着杨春林的脑袋,开口说道。
杨春林却是看向她娘,他爹一直是很讲道理的,但她娘,可就不一定了。
“恩,我肯定能做到的。”
虽然不知道爹娘为什么会一夜之间就想得这么明白透彻,但杨春林还是很高兴,不一会就跑去和小伙伴们分享了。
县衙内,杨天佑有些不安地先陈公伯提出这件事情。
“先生?”
“恩。”
陈公伯眼里带着笑意,点头,“你去吧,这事我放在心上,最迟半个月,会有先生到你们村子的。”
“多谢大人。”杨天佑笑着感谢,然后脚步轻快地离开。
屋内沉默了好一会,陈公伯才对师爷说道:“你说,我这段日子是不是鸿运当头?”
“主子,你的运气一向都是不错的。”老师爷笑眯眯地点头,他们这才在想,怎么完成家主的吩咐,更大程度地接近杨家。
先不说那奇思妙想的脑袋,就从他们逃离江陵的胆量和头脑,就不是一般大人能比得上的,说来也巧,他们出了苏良昀的家,躲进去的地方,就是他们陈家的另一个分支。
苏良昀能想到赵正德家,那一下午满城地寻找,哪里能想到,那两个孩子竟然会躲在他家隔壁,虽然亲眼看见苏良昀知道事情后的表情,不过,他可以想象。
“我这就个家主去信。”陈公伯脸上的愉悦也很是明显。
第二天,老师爷亲自去给杨春花换药,三两句话就把杨家的大人支开,然后提起先生的事情,两个小孩都是一脸的高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