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

逼良为妃_第13章

林错Ctrl+D 收藏本站

“这就更难了。”许汐道,“她只要在府里躲过八月二十,等你被赶出京去,只怕我们是更难找了。”

“无论找到找不到,总要试试。”李清道,“我们且做做看。”她见顾沅还要说话,瞪了她一眼道:“我知道你要说什么,只是这京里就咱们三个相依为命,我们不帮你,还要什么人来帮你?把那些话收了,省省力气吧!”

“就是。”许汐替顾沅倒了杯茶,催促道,“快吃,吃饱些,这地方王府多,咱们一会儿就写了招贴出去,也去各王府碰碰运气。说不定就能碰上一两个知情的人呢?”

她们三人商议停当,自街上买了几份空白名帖填好,便到各个王府去碰运气。这运气果然不好碰,几人奔波了几日,一连去了十余家宗室府邸,连一份帖子都不曾递进去,这一日去的却是裕王府,有名的霸道人物,连角门上的仆役也各个横眉立目,不似良民,顾沅立在街对面略一踌躇,便道:“你们且别去,我自己去就是了。”

“那怎么成?”许李二人异口同声,“就是这种地方,才要同去呢!”

几人还在拉扯,角门内已经走出个青衣汉子来,朝三人望了一眼,呵斥道:“这是什么地方,你们在这里——顾小娘子?”

顾沅听这人语气熟悉,看过去也吃了一惊,整整衣襟,向那汉子行礼道:“周四爷怎么会在这里?”

“一言难尽呐!”周四朝左右望了望,拖着长腔叹息一声,“几位小娘子怎么到了这里?有什么要紧事?”

李清朝着顾沅使了个眼色,见顾沅微微摇头,忙抢着开口:“也没什么事——周四爷进了王府,脾气也好了不少。”

“都快变成哈巴狗了!”周四早把两人举动看在眼里,伸手指了指对面茶铺,“我如今在王府里也算有一两分薄面,寻常事务有些也能说得上话,小娘子不嫌弃,就一起到那里去坐一坐——这府里没一个人爽快说话,简直闷杀人了!”

顾沅见他语气虽然强硬,神色却极郁郁,心中一动,便也行礼道:“叨扰了。”

果然周四听顾沅说了来意,便拍案叹息:“这世道就是这么个样儿!想当初老——老周我在周家巷,虽然没做什么修桥铺路的好事,也不曾杀人放火吧?你们就不说了,就是我把那院子卖给裕王殿下,也不曾多要一分银钱,可恨那牛鼻子,偏说老子命格什么什么四柱全火,非逼着我写投靠文书,给他打理院子——我呸!老子亲娘是周家巷里的粉头,又撒手去得早,连亲爹是谁都不知道,谁知道那八字是真是假?我在周家巷里,也不缺酒少肉,不比这里快活?可心里怎么委屈,都还得天天装着笑脸巴结!”

“周四爷果然委屈。”李清听他长篇大论滔滔不绝,忙打断道,“如今周四爷跟着贵人,见识比我们多得多。可见过这样模样的宗室子弟么?”

“我跟着那牛鼻子,见得都是些好丹药的子弟,没见过宗女。”周四想了想,突然起了个念头,朝着顾沅道,“那牛鼻子惯会给人批命,小娘子们随我去见见,说不定有什么消息。”

他领着顾沅几人进角门,拐入旁边一条青石小径,转来转去穿过几层院子,到了一间丹房停住,进去禀报了,又请几人进门。里面静室蒲团上果然坐着个须眉雪白的老道士,带着吕阳巾,披着鹤氅,睁开眼睛朝顾沅几人望了望,又闭上眼睛道:“有缘自是千里相会,无缘便是对面不识。小娘子与那人缘分不浅,必定遇得上的。”

顾沅本抱着姑妄试之的念头,此刻听他言语蹊跷,便道:“缘深缘浅自是天定,只是眼下我又该去何处寻那人?”

“不必寻,不必寻。”老道士摇手道,“三年灯火元宵会,自然有分晓。”

这句话一出,顾沅便知道这道士不过是唬人的,想了想道:“道长,天意如此,是更改不得的。但人力或者也有挽回余地,不知道长能否指点一二?”

“你若要逆天意,我也无可奈何。”老道士听她言语甚是上道,并不戳穿自己把戏,心中一喜,装模作样又拈了拈须,笑道,“那人并非寻常人物,要见一面也难。只是如今却有个机会:太后太妃皆好佛,但历来僧尼非诏不得入内廷,都是选了内侍宫女承当。我与那管事相熟,前些日与他手谈,听他言语,太后发愿要印一万本经书散人,为先帝祈福,如今经厂里校对人手不足,正要寻些本分良家子,小娘子如今没了功名,只是寻常良家子,也勉强够得上,何妨去试试?”

顾沅还不及答话,许汐已经道:“这样进了宫,岂不是出不来了?”

老道士呵呵一笑:“非也,非也。按例宫女入选,年纪不过十三,最大也不超过十六。小娘子年过双十,终究过不了关。不过,只要过了初试,便要留在尚仪司里等待复试。尚仪司外值房就在西华门处,八月十六宗亲赐宴,多有从此出入者,小娘子正可以去认认人,倘若没有,复试时自然也出了宫,不妨事,不妨事。”他见几人犹豫,又是仙气飘飘地一笑,“小娘子回去自去思量,倘若愿去,明日去冲云观,也一样成的。”

“阿沅,”许汐一路上都不曾开口,直到回了慈寿庵,方拉着顾沅衣袖道,“我想来想去,那道士的话都不甚踏实,不如就算了吧?”

“我去问了报国寺里的和尚,他们也道太后要印经书是真的,有两千本还要送到报国寺里呢。”李清急匆匆入门,自桌上拿起茶碗一饮而尽,“只是这道士之言是否可信,却还不知。”

“他们既然要散经书,必然也知道那经厂管事。”顾沅咬了咬唇,抬起头来,“倘若名字形貌都对的上,便有七分是真了。今日已是八月初七,那人却还毫无头绪,不如碰一碰运气也罢。”她说着又莞尔一笑,“那道士有一条说得极对,我这样大的年纪,怎么会被选入宫去?不过是平白去宫里走一遭见识见识罢了。”

“说的也是。”许汐拍手一笑,“听说宫内点心一绝,阿沅见识了,也不妨给我们带几块尝尝。就是不能,回来说说也是好的。”

“没出息。阿沅是有正事的,哪里有闲心替你操心这个?”李清板着脸瞪了她一眼,向着顾沅道,“阿沅你自己去了宫里,处处要小心。听说宫里规矩严得很,一步都不能多走,你只在西华门外守着便是,莫要入门。听说西华门外影壁上调了一百零八头狮子,你等得烦了时,不妨数一数看看对不对。”

“这还不是闲心?”许汐一手拉住顾沅道,“阿沅你来评评理!”

顾沅知道她们两个故意插科打诨宽自己的心,也悠然一笑:“听说尚仪司内礼仪碑是明宗皇帝御笔,倘若没人看见,我便悄悄拓一份回来,就算不能唬人,也必定能卖个好价钱。”

“如此说来,”李清笑着朝顾沅一躬到地,“我们回乡的路费,就指望阿沅你了!”

三人彼此相视,同声笑起来。顾沅面上微笑,心底却下定了决心:眼看大考在即,她不能再耽搁许李二人功课,也不能这么含冤回乡,宫里就是龙潭虎穴,也只得闯一闯了!

作者有话要说:

☆、第18章

托冲云观道长玄云子的福,顾沅跟着一干内务府选出来的候选宫女,顺顺利利进了宫门。宫女选拔很有讲究,历来淘汰下来的人也多,能过关的不过十之二三,故此虽然空缺只有不到二十个,初选内务府便征选了百余人进来。

内务府管事都是做惯了的,事先便按照册上形貌高矮大致安排了次序,名册上五人一队,顾沅年长,个头也高些,被安排在后面,按天地玄黄一气顺下来,正好是“暑”字队甲字号。

虽然进了八月,秋老虎仍极厉害,热辣辣地直射头顶肩背,尚仪局外值房青石板院子里没遮没拦,垂手站一炷香就让人有些发晕。但凡要应试的学子,都事先在学宫里学礼,以免殿试或之后为官失仪,顾沅对这样的站法并不以为苦,她右边的绿衣少女却已经吃不消了,悄悄抬眼睛瞥了一眼顾沅,又垂目看一眼地面,不一会儿便摇晃起来。

每年学宫里学演礼,新秀才里总有几个倒地不起的。顾沅眼见少女一头栽下去,抢上前一步将她扶住,就手解开她领口纽扣,见她口鼻干净,并不流涎,方松了一口气。少女右手边的粉衣少女此刻也反应过来,见顾沅扶住了绿衣少女,也上前在另一边扶住,向着窗下扬声道:“姑姑们,这里有人中了暑气!”

窗下注视众人的几个中年女官交换了个眼色,其中一个便扬声吩咐:“你们两个,把她扶过来!”

在窗沿下把人放平,顾沅照女官们的吩咐,打了水替绿衣少女取了手巾敷在额上,那边粉衣少女已经端了汤药来,眼见着绿衣少女低声呻吟一声睁开眼睛,把药碗凑到她嘴边,又低声埋怨:“快喝了。早起要你多吃些,偏不听!”

她声音甚低,只有顾沅听得清楚,顾沅并不作声,眼见几个女官又看过来,便也不再耽搁,待绿衣少女喝完药,便又归了队。

一个时辰站下来,体弱不堪的、站姿不稳重的、个头过高过矮过瘦过肥的全数清退,转眼便淘汰了一半。

选上的人依旧是五人一队,顾沅这一次被分到了荒字队,绿衣少女恰又与她一处,傍晚进宿房里安顿了,便大大方方朝着顾沅行礼道谢:“我表妹体气不甚结实,幸好今日有姐姐援手。”

顾沅一笑:“举手之劳,不足挂齿。”

少女呆了呆:“刚刚我就觉得你长得真好,这么一笑,就显得更好了!你也是京里的?看你年纪也不小了,去年宫里大挑怎么没去?我阿父说,那是给宫里贵人们挑随侍,去了就飞黄腾达了!只可惜我年纪小,只赶上这一轮。”

她个子虽然与顾沅相差无几,圆脸上却还是一团稚气,显然年纪甚小,操着一口地道官话,连珠炮似地滔滔不绝,问了顾沅姓名籍贯,又报自己的家世:“我姓卫,家里人都称我安娘。我家祖籍京城,安乐坊卫家老店便是我家名号,我阿母昔年也在宫里当过差,眼看着我十三岁,说是不能那么傻吃傻玩,让我进宫几年见识见识,也看看能不能给自己攒一份嫁妆,就把我送进来啦!”

宫中定例,每五年一次宫察,有不称职的内侍宫女按例降职或清退,在宫内满五年或年过五十的宫人皆可上书请放归,虽有些要紧职务按例不准,寻常差役没有不准的。顾沅听卫安娘说得笃定,显见这经厂并非什么紧要差使,心里头也安慰了许多。

因宫内忙着准备八月十五节宴,复选便定在了八月二十九。中秋日宫内各处管事都忙碌不堪,尚仪局人手都进了内宫,只留了两个女官在外值房照管这些候补宫女。这两位姑姑都是五十岁上下,脾气甚是和善,见几个小宫女演礼之余都悄悄朝门外张望,索性便给一干人都放了假,任其观看,只划定了范围,不许出外值房一步。

卫安娘与顾沅肩并肩立在一处槅扇里,透过步步锦窗格朝外看,倒也把外面的情况大致看了个清楚。眼见着灯火通明车盖如云,卫安娘看得如醉如痴啧啧称赞,顾沅却看得心里发急:她冒着风险进宫,为的就是这一日,却不曾想只见车如流水马如龙,而那车中人却不得一见!

她正着急,门外却有个人探头朝里面看:“徐姑姑可在?师傅派我送节礼来了!”

两个坐在窗下闲话的中年女官里头高个的那个站了起来,声气也很熟络:“你师傅还是那么客气?身子可还好?”

“都好,都好。”来的太监三十余岁,一招手令门外两个小内侍将个满满的小筐抬进门,又几步上了台阶,拱着手与女官寒暄。

  • 背景: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
  • 字号:   默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