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请恕我冒昧,公子旧事,枕风因缘巧合,或许已知一二。
“昔相遇之初,公子风姿之绝代,谈吐之不俗,令枕风心下惊艳。后多方探寻,偶得叶家小公子幼时书作一篇,与君字迹比认,心下了然。”
“君门第出身,今不愿旧事为他人知晓,虽不知其因,但枕风亦按下不提,从未与他人言。”
“……”
从展信时就提起的一口气终于在此处微微舒了出来,西淮无声地松了口气,朝下看去。
“然,说来甚趣。枕风出仕十余年来,宦海沉浮,曾见太多惘然之事,无人可道。你我虽未曾蒙面,在枕风心中,却早已将公子当做至交好友。世传‘南有叶家北有林’,每每闻之,皆会心而笑。”
“……世事无端,君幼时家变,其中舛辛,非他人可想、可知。君远朝廷,漠然仕途,由此,亦不奇也。枕风书此信时,踌躇数日,不知当何下笔。然万语千言,一事无疑:公子见此信时,枕风身死,亦未能挽扶将倾大厦。盛泱已到危难之时。”
“……”
看收到林昆的信的时候,西淮就一直在想着这个人写信给自己的原因。直到看到此处,西淮稍稍停顿了一下,皱起眉头。
他心里有一个奇怪的预感,突然有些猜到林昆写这封信的初衷了,但是又觉得荒谬——
难道生前已经为朝廷殚精竭虑、呕心沥血的林御史,在身陨之后,还想着为这个岌岌可危的朝廷做着打算吗?
……甚至是,朝一个根本仇视着这个盛泱、绝无可能答应他的人请求?
西淮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自己此时的心情,他拈着薄薄的信顿住许久。半晌,终究还是蹙眉看向了第二页:
“十余年来,枕风闭门苦读。万卷经书,难解心中之惑。今冒昧询以七问,若得公子解答一二,枕风身在泉下,魂陨亦可闭目矣。”
“一问,天下何物?
君王社稷,万里疆土,亦或无上权柄?是虚是实,可能分辨?……
二问寒窗苦读,是为封侯?
高官厚禄,过眼云烟。人生短恨,不若放逐。先贤捧卷,为何自寻苦楚。
三问为臣之道。忠君忠民,可能两全?
四问……
……
六问,生民蒙昧,当谁人之罪?
……七问,生不逢时,当何自处!!”
读至最后一句时,西淮心中一震。
他看到那纸张边缘有微微晕开的沉沉墨迹。
那里比之前的落笔看上去要更重一些,西淮几乎能够想象得到,在林昆当日书信时,是如何迟疑许久,才终究决定还是写下的场景。
——七问生不逢时,当何自处!
这一句……着实是锥心泣血之问。
也是无疑是困扰林昆一生、都终究无法得到解答的问题。
倘若历朝历代中有一位文人遇到这样的问题,那么他多半此生都会因此而改变。
就好比林昆倘若早生七十年,生于盛泱鼎盛之时,那么他将与这光辉的朝代一起刻进青史。
可惜、可惜,他偏偏生不逢时!
当发觉自己是如此处境,那么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度过这一生,就成了林昆此生的命题。
西淮凝视着这单薄至极的纸张,沉默了很久。
除了思考林昆询问的七问以外,他同时感受到了一阵孤独。
是的,就是孤独。
一种从薄薄信纸,字里行间中透出来的孤独。
他想,是什么样的处境,才会叫一个为民鞠躬尽瘁的御史,在身死后向自己托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