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有个无人机故意撞人,还是另外一个无人机救的人,现在的学生太厉害了!”
“不过无人机这种玩具,还是挺恐怖,它不受操控啊。”
“像那银灰色的蜻蜓无人机就好了,不但能自动躲开目标,还能救人,这才是高科技产品吧。”
评委们早上没去现场,但是四面八方发回消息,都说这次的创新科技大赛学生们厉害,特别是无人机。
“听说那个用无人机参赛的学生,很受欢迎啊!”
他们看项目报告,就觉得无人机不错,没想到外界反响这么好。
“可能学生制作的无人机,外观和功能更贴近年轻人。”
高雄斌频频点头,说道:“如果大家的评价都好,看来这个学生能拿一等奖了。”
其他评委笑道:“不止,一定要选送全国大赛啊。”
既然反响不错,评委们肯定要去亲眼看看效果。
下午,高雄斌比其他评委先来一步。
他正好看看无人机项目,提点一下沈家孩子注意回答评委的要点。
走到会场,却没有在指定的席位见到参赛选手。
“这边不是无人机吗?人呢?”
周围展台参赛学生都是看了热闹的,见有人问沈浩,都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表情。
“您要是想看无人机啊,还是去前面的展台吧,这儿没人了。”
高雄斌清楚创新科技大赛展台都是根据项目划分了区域的,前面都是理论技术,不太可能有无人机。
但是参赛学生都叫他去前面,他丢了目标,也只能去前面看看。
沈明洲的展台一如既往的有很多参观者感兴趣。
不少人听说了早上发生的事情,都会好奇的来看一眼,见到沈明洲正在拆无人机外壳,都会知情的问一句:“能修好吧?我朋友说你的无人机超级厉害!”
沈明洲笑着回应他们的安慰,继续埋头检测蜻蜓内部构造。
元件松了是小事,但传输数据用的器件好像砸坏了,得回实验室换新的。
他原本打定主意要等比赛结束再回高科,现在却犯了难。
来去一趟耗费时间,蜻蜓还没给评委过审,就先坏了。
看起来……质量不过关啊。
这时,展台外来了一位中年人,笑着问道:“同学,这是你参赛的无人机吗?它有什么功能啊?”
沈明洲看他,“自动避障、扫描建模,因为是用于太阳能技术展示,所以这款无人机完全依靠太阳能驱动,电脑里有实验数据。”
数据什么的,沈明洲只是惯性一提。
大部分参观者都是看热闹,对数据不感兴趣。
一般他这样一说,对方都摆摆手离开了。
可这次的中年人,却主动走到了电脑面前,细细查看起实验数据。
太阳能转换原理、无人机“蜻蜓”整体构架、三维透视建模以及效果图。
高雄斌一项一项仔细看下来,只觉得震撼无比。
他像是发现了一枚蒙尘珍珠。
不由自主的往沈明洲身上瞟。
参展牌没有挂在胸前,而是随意的仍在台面上。
杂乱的宣传资料挡住了参展牌的一角,却刚好能看到“姓名:沈”的字样。
高雄斌不由自主觉得这是沈家那位打过招呼的孩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