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书上云,此阵由六人自六方发出归云剑气,源源不断,一面压制阵中敌方内力,一面驰援襄助青尊,或直接伤敌,或转为青尊所用,是以守阵六人甚至不必动作,已可瞬息间杀敌阵中。
云墟弟子们多言经书虚妄,此时所见所感,已证经典非虚。
叫云墟众小弟子不适至干呕,精锐弟子亦迈不开步的,便是由这六合独尊之阵源源传来,博大精深至匪夷所思的归云剑气。
哪怕阵中七人,早已成了七具完整无缺的尸骸。
如今,能至此地的皆为云墟本代武学长者,而其中诸多自以为内功深厚之人,连靠近至百步之遥都不禁气喘脸僵,算起来,入阵的资格都没有,何谈见识六合之阵的威力。
可,阵中之敌呢?
只此七人,阵中阵外,别无他人。
除了正中安然端坐的青尊之外,本该分守六方的六位当年云墟城武学最为顶尖的凌字辈,却都以各自最为擅长的凌厉剑招,同时攻向正中青尊方向,又突被打断一般,落在砂岩之上,定作了个悠悠十二年的姿势。
为何?
眼见此景的第三组人马多为重字辈,深知当年事,各自脸色更是青一阵白一阵,不禁猜度,不敢言说。
——难道,真是本该前往寻回青尊的六名凌字辈师祖,对第四十代青尊拔剑相向?!
这自相残杀,才使得青尊不得回归,云墟大伤元气?!
身后脚步凌乱,后头的弟子们也到了。
听闻寻见青尊,只要还有一口气在,身为云墟弟子,或是普通榆林百姓,哪个不忍着撑着也要上前一探。无奈胸中翻涌,不少小弟子也只能看上一看,便支撑不住,重又退回远处去。
一时纷乱,礼尊武尊也不去管。
待到文尊丹尊也都到了,诸尊才往稍远静僻处聚首商讨。再之后,由礼尊下令通传后续事宜。
通传事宜,也是众云墟弟子多能预见的。
阴差阳错找到了青尊,也恰巧应了礼尊为这次初兵行所定,亦在出行前为诸人担忧无果的考题,寻回青尊。
之后呢?
不设考题,云墟弟子也会义无反顾,设法将青尊及六位凌字辈的尸骨带回云墟。可如许诡异情景,连礼尊都无法确定该以何种方法着手,诸尊商议,取了武尊建议,第一步,解阵。
解阵。解了六合之阵,才能缓解众人不适,也才能解放阵中七人,带回云墟,查明真相。
可,又要如何解?
无人知晓。云墟经典只对六合独尊简要记载,靠各代云墟弟子自我领会,巧取所长,互补所缺,配合无间,何谈解阵之法?
武尊的想法,相生相克,同归于无,便以归云剑气,抵消归云剑气。
这办法行不行得通,鬼知道。但武尊一脸正色,诚恳坦荡,无由叫他人多生了几分敬重信任。
哪怕正对礼尊,侃侃而谈,不容置喙。
礼尊也不反对。认真听取,捻须皱眉,哦哦啊啊,随他去吧。
一个风云不动,一个山水不露。
他人更是无由插话。
礼尊远远站着,静看武尊点选人手,目光沉凝,与世无争。文尊丹尊简短商议过后便忍受不住,退至后方。而武尊率重峰重瑞等,又点选了重烈、重德、重意、重墨、重霄、飞声、明恩等总数三十六人,六人一组,分作六圈,相互错开,层层将六合之阵围在正中。
重霄、飞声、明恩身处最外围一层,重峰、重瑞各处第三、四层,而武尊携重烈等六人为第一层,离六位凌字辈不过数丈之遥。
飞声重霄站定,各自遥遥看了眼礼尊。
老人什么都看在眼里。
不按内功高低的站位。凌峰孤注一掷般的亢奋。重峰重瑞等人越靠近六合阵,便越凝重的脸色。
唯一所幸,重烈、重德等诸位德高望重、武艺亦高之人,与凌峰同在一层。这又是幸,还是不幸。
但他什么都不说。继续看。
三十六人,各就各位,静坐发功。
其余众人屏息而待。
沙原晚风,格外灼热,呼啸而过。
不过静坐发功,三十六人中的两人不过多时竟便承受不住,一人伏地,一人几近咳血,被礼尊赶紧着人换下。
未多时,又是三人。
这回撑了好一段时间,才倒下一人。过不久,却又换下五人。
付云中站在这平台般造就的方圆之地最外围,和文尊、丹尊站在一处。或说是丹尊江见清扯着文尊偏要跟付云中、飞松飞宏等人站在一块儿,万一他和文尊都昏倒,至少还有人扶着似的。
身后飞流已开始布置张罗吃食及夜宿事宜。带不带得回青尊是回事,饭总是要吃,觉总是要睡的,何况还带着这么多已经历太多的百姓。
时间一点点过去。
六合阵外的六层云墟弟子渐渐零落。
最外圈六人虽未换人,亦十分疲惫。最里层更是只剩了武尊凌峰和重烈苦苦支撑。
再多精锐,也禁不起这般数十人的轮番替换,无人替补的缺口越来越大。
乃至围观弟子们,面上忧色都不禁沉重了。
夜色,降临。
沙漠孤岛,无遮无阻,不论日升月落,皆是天地归一。
日落地平,尘寰沉睡刹那,接连数声呜呼惨叫,同一刻响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