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为想了想,实在没区分开这两者有什么区别:“那,以帮主之见,纵横之道与公孙龙之道,何者更厉害?”
“两者领域不同,纵横之道又与国运相联,为至上剑道之一,最佳武器当属刀剑,而公孙龙之道……实为思索者之言。”
“但若是选择纵横之道,最好使用刀剑对吧?我选公孙龙之道。”
嬴政看了方为一眼,意味深长地道:“公孙龙之道,并不好继承。盖因学术尚有范围,人与人的思维逻辑却不尽相同,而公孙龙之道,多依托于个人思索结果。习公孙龙之道而大成者,也仅此派开山祖师公孙龙一人。”
“这……”方为迟疑地看了一眼手中的武功秘籍:“若我领悟了这本绝世功法,还是不算大成吗?”
“自然算不得。且不说这功法本身有限,便是更高深些,你仅仅参透数层先人秘籍,也算不得大成。先人之道终非你之道,便是与你再契合,若非自己领悟出来的,终是差了一层,不过拾人牙慧罢了。若想要借此赶上乃至超越先人,却是万万不能的。需知,若心中无道,招式便只是招式。先人留下武功秘籍,绝不仅仅是为寻得传承其绝学的继承者。先人留给我等最为宝贵的,并非是这些功法本身,而是这些功法带来的启迪与智慧。”
自早年那段j□j后,嬴政曾一度将百家绝学藏匿,汉以后皇帝亦将百家之学与武道相分离。谁能料到百家绝学自此绝迹?又有谁能料到近千年的时间,再也未能有一本绝世功法流传?旧的绝世秘籍失传,新的绝世秘籍不出,便成青黄不接之象,难怪武学日复一日走向没落。
在嬴政看来,除了早年武功绝学的失传外,练武者心态的改变也是武学没落的原因之一。
从前的武者皆以领悟己身的武道、创造出足以造福后世的绝世武功为荣,也唯有如此,方佩称一声绝世天才。现如今的绝世天才又如何?看天赋,讲根骨,若能习得高人前辈十之六七的本事,便备受称赞。
有些人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招式,却心中无道,于是招式便只是孤立的招式,威力有限。
有些人甚至连创造出招式也不能。但有根骨上佳者,无不汲汲于被高人收作徒儿,或是寻到先人绝世武功,自此皓首穷经,甚至不必将先人之道完全参透,便可败了江湖中大多数人,于是自以为天下无敌,乃当世高人,殊不知与撰写此书的先人相去甚远。
简而言之,武林中如今的后起之秀与前人差的是一份心境,一份眼界。
嬴政虽习法家之道,却从未想过要在此道上驻足一生。
“习武之人,终究要走出自己的武道!朕很是欣赏荀况的一句话,‘青,取之于蓝而青于蓝;冰,水为之而寒于水’,我等习武之人就该有这样的气魄,习先人之道,而后超越先人!”嬴政的眼中第一次褪去了往日胶着的沉稳冷静,燃烧着勃勃野心。
嬴政从来不是一个守成者,也不甘于做一个守成者,他生来注定要做一名开拓者,他开拓的不仅是疆土,更是人们心中的理念与认知。
于乱世之中一统天下者不知凡几,然而,令世人自以为重活了一回的,却只有嬴政。嬴政的功绩震古铄今,但他几乎从不怀念他过去的荣耀,因为他坚信,无论他身处何方,他的路,都会比从前走得更好!他要超越的,不仅是李悝、商鞅、韩非,更是他自己!
“你先前武道已初具形态,朕不希望因为朕赠与你的功法,反令你功亏一篑。你只需汲此书之长,取其精华,去其糟粕,完善武道。你要驾驭此书,而不是被此书局限。方为,你有着令人欣羡的天赋,莫要让朕失望。”
方为听着那些半懂的话,心中却渐渐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点燃。好似在内心的河床中,黄河开始泛滥,冲垮了既定的堤坝,也带走了从前的条条框框。他虽不能确切地理解嬴政的每一句话,但内心却本能地感受到了那股豪情,于是,血液开始沸腾起来。
“帮主,我绝不会让你失望!”
今日的所见所闻,对于风云霜浪也是一个不小的震撼。只是他们到底年纪还小,于武学上的价值观尚未成型,又有平日里嬴政潜移默化的影响,因此,嬴政之言轻而易举地便深入他们心中。
听得如此一番话后,断浪心胸也开阔了不少。当你住的地方只有一条小溪,可每日都会有人与你抢着这条小溪的使用权时,你多半会心怀愤懑。可若是有一日,外头江水的波涛声、海浪的咆哮声传入了你的耳中,你便会发现,失去一条小溪,其实也没有什么。毕竟,这个世界是如此广阔。
如今,断浪失去的不过是一个机会,他往后,还会有很多的机会。
自此之后,断浪虽仍不喜步惊云,却仅仅是因性格上的不合,往日的嫉妒与忌惮日复一日的消减了下去。一直久练无果的法家心决也终于有了进展。
在嬴政带着他与聂风前往凌云窟为聂人王以及段帅收敛完尸骨后,嬴政曾对断浪说了这么一席话:“走不出过去荣耀的人,必定今不如昔,不断提及过去功绩的人,必定心怀愤懑。断浪,你致力于恢复断家荣光,朕却希望你明白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。朕希望你为了自己而活。断家的辉煌已成过去,谁都无法恢复,你却可以创造新的辉煌。”
言犹在耳。
晚间,断浪侧躺在床上,心中默道:我明白了,师父。